朝外相飞抵中国,有2件事要办!金正恩在阅兵前打出关键牌

Connor 安币交易所 2025-09-30 1 0

谁能想到,就在朝鲜即将举行建党80周年盛大阅兵的关键时刻,金正恩突然派出“心腹”直奔北京。一个月内两次踏足中国,朝鲜外相崔善姬的行程释放了重要的信号,一场牵动中朝美韩的博弈正在加速酝酿……

环球网消息显示,前两日,一架印有朝鲜国旗的伊尔-76专机降落在北京,这次来访的是朝鲜外相崔善姬。

要知道,就在不久前,金正恩刚亲自乘坐专列来华观摩九三阅兵,当时崔善姬就有随行,中方以最高规格接待。

两国领导人谈了什么虽未公开,但紧接着崔善姬再度访华,短短一个月内,从陪同领导人出席九三阅兵到独自带队磋商,这种访问频率在朝中交往史上堪称罕见。

金正恩九月初的访华行程,被外界视为中朝关系升温的标志。而崔善姬此次乘专机而非专列,既为效率,也显紧迫。

朝外相飞抵中国,有2件事要办!金正恩在阅兵前打出关键牌

日本NHK注意到一个微妙细节:专机抵达后并未直奔钓鱼台国宾馆,而是先驶向朝鲜驻华大使馆。这种安排像极了2018年朝美谈判前的预热动作——当时朝鲜代表同样先在大使馆闭门数小时,才展开正式会谈。

分析称,崔善姬此次北京之行,主要有2件事要办:

首先是朝鲜十月阅兵,此次访问的时间点恰好卡在阅兵之前,很难不让人联想:朝方此行,或许正是为了亲手递出一封“重量级邀请函”。

10月10日朝鲜建党80周年阅兵已进入倒计时,这场展示“火星炮-18”与核战术背包的盛会,既是军事秀场更是外交擂台。

由于西方封锁,能登上观礼台的国家屈指可数,中国代表团的出席级别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庆典的成色。

王毅外长在与崔善姬的会谈中强调“中朝传统友谊历久弥坚”,被韩联社解读为中方高层出席的强烈信号。若成行,将不仅是礼仪性互动,更是向外界传递中朝战略协作的明确信号。

朝外相飞抵中国,有2件事要办!金正恩在阅兵前打出关键牌

展开全文

其次,崔善姬此行,或许还藏着另一重任务——10月底至11月初,韩国庆州将举办APEC峰会。

目前,特朗普已经确认出席。韩方此前已释放信号,希望邀请金正恩参会。若成行,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外交突破:朝鲜领导人首次踏上韩国土地。

但对朝方而言,此举风险与机遇并存。

一方面,朝鲜领导人若出席APEC,将极大推动朝韩关系破冰;但另一方面,朝方也需评估潜在的政治与安全风险。

在此背景下,与中方提前磋商,既是为借鉴多边外交经验,也是在关键决策前协调立场。

中俄朝三方领导人9月初在北京碰面,若是十月在平壤再度聚首,将显著改变区域力量对比。这种高层互动不仅象征三国协作的深化,更可能推动半岛问题重回对话轨道。

此外,不能忽略的是,朝鲜对美态度也确实正在发生微妙转变。

朝外相飞抵中国,有2件事要办!金正恩在阅兵前打出关键牌

联合国大会期间,朝鲜外务省副相金先敬在纽约与多国代表进行了“非正式接触”;金正恩更在内部讲话中罕见提及:“与特朗普先生的交往不乏愉快时刻。”

这些信号与其说是示好,不如说是为可能的元首会晤铺设台阶。

但今天的朝鲜早已不是2019年那个急于解除制裁的弱势方。过去三年间,朝鲜试射导弹次数增长240%,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可直接覆盖美国本土。

朝鲜问题专家撰文指出:“金正恩已经意识到,核武库比谈判桌更能带来尊重。”

特朗普重返白宫,其“交易式外交”虽可能暂时缓和局势,却难以撼动朝鲜的根本战略。韩国媒体认为:“朝美现在既怕激怒对方又不想先服软。”

正是在这种僵局中,北京的价值愈发凸显。

崔善姬与王毅会谈通稿中那句“深入交换意见”,实际上暗藏三重玄机:

朝外相飞抵中国,有2件事要办!金正恩在阅兵前打出关键牌

第一重是“安全背书”。朝鲜很清楚,没有中国的参与,任何半岛安全架构都是空架子。中朝边境的稳定、经贸通道的维持,乃至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,都是平壤难以替代的“支柱”。

第二重是“外交杠杆”。面对可能重启的朝美对话,朝鲜需要中国这个“保险绳”——既能防止美国临时变卦,也可在谈判陷入僵局时提供转圜空间。

第三重则是“战略协作”。在朝鲜近期与俄罗斯军事合作引发西方警惕的背景下,崔善姬此行也被视为对中朝关系稳固性的再确认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正在呈现新特征。相比过去强调“无核化”的单一目标,近期中方表态更侧重“均衡解决各方关切”。

这种转变与其说是接受朝鲜拥核,不如说是基于现实的安全治理新思路——当核武存在已不可逆,重点应转向危机管控与和平机制构建。

10月的亚太将迎来两场隔空联动的大戏:平壤的阅兵式与庆州的APEC会场。这背后,藏着三个即将揭晓的答案:

朝外相飞抵中国,有2件事要办!金正恩在阅兵前打出关键牌

其一,中朝是否会借阅兵展示更高层级军事合作?其二,特朗普与金正恩能否复制“板门店奇迹”?韩媒预测,两人或借APEC间隙在非军事区举行简短会晤,但达成实质性协议的概率较低。

其三,半岛新危机管控机制能否建立?中国提出的“双轨并行”方案(同步推进无核化与和平协议)虽遭遇阻力,但朝鲜外务省近期文件首度提及“替代性安全安排”,显示立场可能松动。

事实上,朝鲜的阅兵,从来不只是军事展示,更是外交谋略的延伸。从金正恩亲赴北京,到崔善姬紧急访华,这一系列动作背后,是朝鲜在复杂局势中寻找支点的努力,也是中朝关系在新时代的深化试探。

而中国在这场博弈中,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,也巧妙运用自身影响力,为区域稳定注入确定性。这种“稳而不僵、亲而有度”的协作,或许正是和平最需要的压舱石。

评论